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雙星輪胎如何尋求自我突破、自我發展;如何打破地域界限,加快對外合作和兼并步伐;如何轉變生產方式、調整產品結構,積極應對市場、贏得市場主動?帶著這些問題,青島市國資委“轉方式、調結構”采訪團走進雙星輪胎進行了實地探訪。
“面對美國‘特保案’導致的出口壓力不斷加大、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等不利因素,雙星輪胎今年積極贏得市場主動權,預計企業總體生產能力將突破1000萬套。”雙星輪胎總公司總經理邴良光告訴記者。
邴良光說:“今年以來,雙星輪胎大力調整產品結構,加大新產品、高端產品、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力度,加大技術升級,采取‘差異化、個性化’的定制方案,以銷定產,利用獨家產品、專利產品,爭搶市場商機。”
目前,雙星輪胎共開發了29個輪胎新產品,可生產輪胎共計6類
(半鋼子午線輪胎、載重汽車輪胎、農業輪胎、工程機械輪胎、工業輪胎、特種輪胎)600 多個品種,具備突破1000萬套的生產能力。
“今年,公司輪胎產量同比增長30%以上,生產效率提高了35%。在市場結構方面,重點由美國、中歐市場轉向南美、非洲、東南亞、東歐等市場,目前出口占生產總量的35%。這將是雙星輪胎總公司成立以來效益最好的一年。”邴良光表示。
作為勞動密集型的大型制造加工企業,雙星輪胎總公司是能源消耗大戶。邴良光表示,為了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公司首先從輪胎生產中的廢氣、廢水入手,運用技術創新進行整治。如對輪胎硫化產生的乏汽回收利用項目,一部分可滿足密煉生產線的工藝冷卻需要,一部分返回雙星熱電廠重新利用,每年可節約標準煤6300噸、自來水120萬噸,僅這一個項目,就節約資金1100余萬元。
從工藝創新到節能創新,從模仿改進到自主研發,雙星輪胎的技術水平迅速提升,節能降耗成效顯著,目前在全國輪胎業工藝創新的十幾項專利中獨占4項。
記者了解到,雙星輪胎近年來進行管理模式創新,在市場化承包、家庭消費式管理、倒推管理法等基礎上,進行“內部承包股份制”改革,即員工共同出資買設備,扣除費用,按股分紅,“從給企業干變成給自己干”,以此激發員工熱情,并做到節能降耗。
目前,公司已形成分工不同的青島膠南、湖北十堰、河南駐馬店三大生產基地,且與中國重汽、一汽、陜汽、北汽福田等企業簽訂了供貨協議,品牌優勢逐漸凸顯。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