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品牌授權經營單位名單顯示,僅今年上半年,中國新增的經營店共有2256家。
在今年車市庫存激增,價格下探,消費信心普遍得到抑制的背景下,新建的4S店不減反大增,在全國各地的品牌經銷商攻城略地的背后,有多少經銷店能真正得到較好的收益?當城頭紅旗遍插,4S店生存空間還有多大?只有當退潮時,裸泳者才會出現。
數據
經銷店平均每年有一成退市
中國作為全球汽車產銷第一大國,在原已緊張的銷售環境下,新店如見縫插針般鳴金開鑼:5月,東風本田第五家駐滬經銷商上海風逸迎客;6月底,東莞保時捷中心高調開業;7月初,廣東鴻粵拿下的奔馳商務車4S店試業;8月,廣州白云大道北的雷克薩斯店即將開業……隨著金九銀十的到來,更多的4S店已將開業納入了排期。
盡管2009年新增經銷商數目達30%,但東風悅達起亞今年仍在進一步加快鋪網步伐,計劃年底網點擴至440家,這個數是其2008年的1.5倍。一汽-大眾奧迪也表示,到2012年,奧迪經銷商將增至210家。
不僅如此,頂級豪華品牌賓利及保時捷等也加入到擴網軍備賽中來。2008年,保時捷在華銷8371輛,較07年翻一番,目前其在華共計25家保時捷中心,今年年底將達28家,明年將新增5-10家……
“東邊太陽西邊雨”的現狀也同時演繹。由于4S店眾多,甚至同一地區分布過密,不少經銷商因利潤過低、長期虧損而不得不退出市場。“現在很多家4S店根本不盈利,因為經銷商把廠家返利的點數都拿出來讓利促銷,有些讓利甚至高于廠家的返點,只為沖量。”近日,一位業界資深人士透露,在廣東,有大的經銷商集團已四處出擊,準備適時收購一些經營較弱的品牌店。
據不完全統計,從2003年始,全國每年約有10%-15%的4S店因經營不善而退出市場。有數據顯示,經銷商的售車利潤僅占一輛車總利潤的1%-2%,所以在過去幾年中,市場低谷時甚至出現“賣一輛奧迪只賺兩三百元”的情況。
現狀
網絡擴建終端同品牌競爭壓力陡增
“主要壓力來自廠家的銷量要求。”有進口大眾經銷商透露,自大眾中國宣布華南戰略后,進口大眾加速在粵網絡擴張,今年內大眾授權商將由原3家激增至10家。“現在壓力都很大了,原甲殼蟲[綜述 圖片 論壇]的月銷量60臺,現在卻要求120臺,競爭激烈了,壓力更大。”如果說在區域市場算“獨門生意”的進口大眾經銷商都感到壓力大的話,那么對于網點已異常密集的日系車經銷商而言,是否日子更難過了呢?
“現在的消費者都很理性,要貨比三家才下手,鋪網太密對同品牌之間的競爭肯定是不利的,”廣汽本田一位經銷商稱。2009年,廣汽本田、東風本田的經銷商數目擴張至760家,新增店83家,較年初增長了12%。
東風日產的經銷商也透露,目前廠家正在緊鑼密鼓地布局渠道,按其計劃,今年年底其專營店總數將達408家,全國銷售網點將達620家(含200家二級店)以上。
豐田盡管受召回門影響,但不阻其在中國以內陸地區為中心向全國進行新一輪經銷商招募。豐田中國將銷售普通豐田品牌車的店增加83家,而雷克薩斯銷售店增至60家,屆時,國內的豐田銷售店將達到近650家。
“即使在佛山這樣的二線城市,競爭也異常激烈。”一位在廣州深圳浸淫車市多年的經銷商稱,今年以來,佛山新增的品牌銷售網點比近幾年都多。“東風日產已開始準備在此擴建第八家4S店了”。
與東風日產擴張同時,一汽豐田、廣汽本田也在佛山各落戶七家網點,而東風本田4家,廣汽豐田也有4家店。日系品牌網點鋪設多,有的甚至鋪設到了鎮街市場如龍江、北滘、大瀝。“汽車廠商的利潤在保持增長的同時,其網絡擴張給經銷商帶來了不小的成本壓力和競爭壓力。”一位經銷商認為,由于《汽車品牌管理辦法》的規定,經銷商須通過廠商授權才能經營。而廠家對于建店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除了對店面設計、資金、占地面積等硬件進行苛刻的審核外,對店內的擺設、家具都進行了指定,有些經銷商甚至必須到廠家指定的家具生產廠商訂貨統一制作。這樣,經銷商在還未營業前,就不得不承擔巨大的成本壓力。
同時,車企不斷地網絡擴建,使得同品牌經銷商間的競爭不可避免,最終導致經銷商所能獲得的單車利潤也跟著一縮再縮。“同品牌經銷商的競爭是很可怕的,如果一家經銷商降價銷車爭取年終返點,其他經銷商也會跟著降價,最后車型的利潤一再壓低。”一家一汽豐田經銷商表示,最后扛不住的經銷商就會選擇退市。
市場
攀升庫存擠占現金流
從市場終端也可以反映經銷商窘迫的處境。自今年5月以來,各個汽車城都出現了相同的一幕:成堆的庫存車,其中不乏從數萬元到數十萬元的車。
“去年這些車風光無限好,都很搶手,真沒想到,今年3月后市場就一蹶不振。”在某知名品牌4S店中做了3年多銷售員的林怡滿是憂愁。
來自中汽研公布的最新上半年銷量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乘用車累計產銷分別為626.95萬輛和541.75萬輛,較去年同期累計增長45.03%和25.58%,從產銷數據所產生的差額可見,車企庫存達85.2萬輛。不過,這還不是經銷商的最終庫存量。今年1-6月份,全國乘用車上牌量4303535輛,以541.75萬輛的銷量來看,差額有111.4萬輛,這就意味著有近111.4萬輛車在經銷商手中。按6個月的上牌總量4303535輛來算,每月平均上牌量為717255輛,要消化111.4萬輛的庫存量需要46天。
廣州某日系一線品牌經銷商透露,目前該店庫存已破200輛,其中,20萬元以上的車型約占到了1/3,沉淀其中的資金量已近3000萬元。一家主營高端SU V的經銷商告訴記者,由于年初貨源供不應求,他們進行了大量儲備,但近兩月銷量大不如前,公司已決定7月、8月都不再進貨。一家主營自主品牌的經銷商更是抱怨,由于庫存增加,公司不得不大花現金在外面尋找停車庫。
一位比亞迪A 1網經銷商稱,去年的庫存是“在途庫存”,即經銷商運輸途中的車輛,周期最多半個月。今年的庫存是“在途庫存”加上“壓庫庫存”,展廳后的停車場又重新停滿了商品車,至于要多久消化,該負責人表示“市場前景未知”。
一汽大眾經銷商分析稱,目前市場中最頭疼的是除了庫存增加外,來店量的銳減也令銷售員無計可施。“看客量銳減了1/3甚至1/2,下雨天更甚。”
華信咨詢公司的一份調查顯示:一季度,已有四成經銷商表示“庫存偏多”,而二季度有超過半數的經銷商認為“庫存仍將有所增加”,隨著七八月市場繼續向下調整,經銷商庫存壓力必然將會越來越大。不排除部分品牌突破紅線,對資金鏈壓力提出巨大考驗!
解決
除了價格戰,還有什么可以做?
屋漏偏逢連夜雨。與銷售難以突破相匹配的是,各大經銷商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售后客戶流失情況!“只要車型過了兩年保修期,客戶的流失率都會大幅提升。”從事汽車維修多年的鄧師傅稱,隨著一批實力較強的民營汽車維修站維修技術日趨成熟,價格極具競爭力,且配件供應商泛濫,加劇了4S店售后客源流失。
經銷商們如何化解?“庫存增加的最直接宣泄渠道,就是降價。”汽車行業分析師賈新光稱,今年幾乎所有的產品都在降價(新車上市除外)。這是庫存壓力變大的最直接反應。
比亞迪一位經銷商認為,一旦價格被擠干,那么如何合理地分配庫存結構,更考驗經銷商的智慧。他表示,分析和預測消費者的購車習慣,準確選擇合適的車型,是經銷商維持庫存平衡的關鍵。
更多的經銷商回應用“開源節流”四個字。雪佛蘭一位銷售總監稱:我們的銷售分三批,一批在店內,一批在鬧市派傳單做活動,還有一批專門上網打電話尋找客戶。
“如果全年環境實在太差,經銷商唯一能做的,就是期待廠家主動降低銷量目標。”經過連續4月的不斷壓庫,奇瑞的經銷商對前景看得很淡:“現在的庫存剛剛顯現,壓力正在從經銷商往廠家那里傳導。廠家什么時候受不了了,自然會調低產能。”庫存到最后,將變成經銷商和廠家間的博弈。
攻略要點
● 庫存增加的最直接宣泄渠道,就是降價。
● 一旦價格被擠干,那么合理地分配庫存結構,更考驗經銷商的智慧。
● 分析和預測消費者的購車習慣,準確選擇合適的車型,是經銷商維持庫存平衡的關鍵。
●“開源節流”范例:銷售分三批,一批在店內,一批在鬧市派傳單做活動,還有一批專門上網打電話尋找客戶。
● 如果全年環境實在太差,經銷商唯一能做的,就是期待廠家主動降低銷量目標。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