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正在北京舉行。在全球金融危機和氣候變化兩大主題備受關注的時下,參展企業競相展示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新能源車型。在這股潮流中,中國汽車企業已經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和不可忽視的力量。本屆北京車展上,包括比亞迪、吉利、奇瑞等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都展出了自己的新能源車。
在本屆北京國際車展上,中國知名汽車企業比亞迪公司展示了包括雙模電動轎車在內的多款新能源汽車產品,其中一款純電機驅動汽車,充滿電后單次續航里程超過300公里。據介紹,該車是目前世界上續駛里程最長的純電動轎車,而且在動力和加速性能上不遜于傳統燃料汽車。比亞迪汽車公關部經理張璇女士告訴記者,比亞迪研發的純電動的出租車型即將在中國深圳市亮相,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也在不斷完善和提高。“在配套設施方面,比如比亞迪汽車公司所在的深圳市,有一個新能源汽車的振興計劃,現在已經有三個專業的充電站,100多個充電樁,到2015年,全深圳市要建立起一萬多個充電的設施。”
而剛剛完成對沃爾沃轎車業務收購的吉利集團則在本屆北京車展上開設了“新能源主題公園”,展示了2款電池動力車、2款混合動力車型,還有一款可以太陽能為動力源的車型。此外,來自浙江省的永源汽車公司和來自河北的雙環汽車公司等企業也展示了新能源汽車產品,他們開發的純電動汽車能夠滿足城市人群日常出行的需要,部分車型已經開始出口銷售。
對于中國汽車企業開發新能源車型的熱情,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歐陽明高認為,這是基于企業對未來產業發展方向所作出的判斷。而從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角度來說,在當前節能減排成為大勢所趨的背景下,必須尋找新的發展方向,制定中國交通能源發展的總體戰略。一方面要優化已有的車用能源動力系統,開發節能汽車。另一方面,要開始技術轉型,開發新能源汽車,發展新型能源動力系統。這兩方面構成一種并行互動的雙重戰略,從而實現中國車用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歐陽明高說:“我們必須開發新型的能源動力系統,這就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所共同依托的動力系統平臺,核心還是改變能源動力系統。它的基礎還是開發先進的發動機,動力電池,電機,電控和替代燃料系統,從而在這個基礎上構成不同的電動汽車,包括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等等,不同的車型。”
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倪軍對此表示贊同,他說,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已經成為全世界汽車界的潮流。“實際上為了創造出這種清潔汽車有多種途徑,現在比較常用的有從提高它的內燃機本身效率,以及找一些替代原料,包括用電來取代傳統的燃料。”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清華大學汽車研究中心的研究結果顯示,到2020年,中國汽車的保有量將達到兩億輛左右,此后還將一直持續增長到2050年。而到2020年,中國的車用燃料消費將達到3億噸左右,按照石油的出油比來看,需要6億噸的石油。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汽車產業必須尋求新的替代能源。目前來看,發展的方向包括混合式動力車型、燃料電池汽車以及純電動汽車等等。而在這些方面,中國汽車企業已經進行了積極的投入。長安汽車集團總裁徐留平說:“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們每年有3到5個億元(人民幣)的投入,我們的純電動車去年12月已經實現了小批量的生產,今年將實現產業化的上市。”
現在,中國已經有100多個新能源車型能夠規模商業化,其中包括很多自主品牌。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歐陽明高認為,未來五年,將是決定電動汽車產業化發展進程的一個最重要的時期。不過,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發展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其中包括相關技術成熟程度、產業政策支持的力度以及相關的道路基礎設施配套等都有待提高等等。
為此,中國政府在2009年3月出臺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當中提出,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要在未來三年形成50萬輛的產能,新能源汽車銷量要占汽車總銷量的5%左右。為實現上述目標,中國政府計劃對普通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與此同時,中國汽車企業也正積極探索和地方政府以及石油、電力企業的合作模式,為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創造條件。海馬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吳剛告訴記者:“目前我們已經在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覆蓋的部分城市進行新能源車道路)試運行,包括海口、杭州、鄭州、新鄉。”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