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乘用胎遭遇美國輪胎特保后,部分輪胎廠在乘用胎市場萎縮之時,將原計劃半鋼胎項目資金改為擴大全鋼胎產能,以抵消輪胎特保對企業造成的影響。目前我國全鋼載重胎擴產項目和新上項目不斷,并呈加速發展之勢,出現“三過”隱憂:即產能明顯過于需求、發展勢頭過于兇猛、產品銷售過于依賴出口尤其是美國市場。我國全鋼載重胎潛在風險必須引起有關部門及行業的重視。
進入21世紀后,我國全鋼載重胎每年都以兩位數增速發展,尤其是2002~2006年連續5年以高于50%的速度發展。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副秘書長談玉坤介紹,2000年至2008年我國全鋼載重胎產量從336萬條發展至5700萬條,子午化率從10%發展到70%,增長速度在世界上絕無僅有。全鋼載重胎項目從14家發展到40多家,按每60萬條投資5億元計算,我國全鋼載重胎項目投資在600億元。現我國全鋼載重胎具有400萬條生產能力的有杭州中策、佳通輪胎、上海雙錢、山東三角、山東玲瓏等5家,這個規模在世界上都是屈指可數的;具有100萬~400萬條生產能力的有風神輪胎等18家;100萬條以下的有17家以上。初步估算至2008年底我國全鋼載重胎的生產能力已達7500萬條,這一數字已遠高于市場需求。據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專家陳志宏測算,至2010年我國全鋼載重胎國內需求4670萬條,出口約2500萬條,兩項相加總需求7170萬條,以子午化率70%~80%計算,全鋼載重胎總需求為5000萬~5700萬條。可以看出,現在全鋼載重胎的生產能力已明顯高于未來市場需求。
我國全鋼載重胎近年對出口的依賴性相當大。在2008年5700萬條全鋼載重胎中有1700萬條出口,占總量的30%左右,其中出口到美國的占總出口的50%以上,出口比例高于乘用胎比例。一旦出口市場波動,我國全鋼載重胎生產就無所適從。去年底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國輪胎出口受阻,輪胎企業開工率普遍降至50%左右,全鋼胎庫存非常嚴重。同時,全鋼載重胎同樣存在“特保”或反傾銷風險。一旦美國等對我國全鋼載重胎“特保”或反傾銷,其對我國輪胎工業的影響將比乘用胎更大,我國輪胎工業對此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極力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全鋼載重胎的發展并沒有因為金融危機和最近輪胎“特保”而放慢,尤其是近期掀起一個新開工和擴產的小高潮。山東宏盛120萬條/年全鋼胎項目年中投產;陜西延長全鋼胎項目也進入最后試產階段;山西雙喜輪胎總投資11億元建設120萬條/年全鋼胎二期項目,計劃于明年4月份全部試生產;9月18日,海大集團啟動210萬條/年全鋼胎工程;10月18日,中國化工橡膠總公司高等級子午線輪胎項目開工,先期啟動120萬條/年全鋼胎項目;10月底,新疆輪胎廠啟動60萬條/年全鋼胎項目設備招標;山西德生輪胎計劃建設120萬條/年全鋼胎項目,一期30萬條/年全鋼胎項目已完成設備采購,預計明年4月達產。另外,華南輪胎、朝陽浪馬、貴州輪胎、山東玲瓏都有近期擴大全鋼胎產能項目計劃,而杭州中策、上海雙錢、三角輪胎、固鉑成山等老牌輪胎廠也正較大規模采購設備進行擴產。從采購硫化機分析預計,在今后半年內將新增產能300萬條以上。初步統計,2009年我國新增全鋼載重胎生產能力500萬條以上,我國全鋼胎生產能力年底將達到8000萬條以上。待今年啟動項目全部達到能力后,我國將再新增全鋼載重胎生產能力1000萬條以上,屆時我國全鋼載重胎生產能力將超過9000萬條。
“9000萬條是一個什么概念?它是2000年全鋼胎產量的近30倍,是‘十一五’規劃中2010年全鋼胎產量的近兩倍,是國內需求的兩倍多。”陳志宏憂慮地說:“近10年我國全鋼載重胎超常規發展,產量已大大超過國內需求。近年全鋼載重胎30%以上靠出口,一旦由于某些原因出口受阻,我國全鋼載重胎將遭受災難性打擊。”
陳志宏繼續說,我國全鋼載重胎應從這次半鋼乘用胎“特保”案吸取教訓。當前我國全鋼載重胎發展重點應是結構調整,而不是追求產量,更不能無序競爭。一方面要在現有基礎上使輪胎質量穩定。根據不同使用條件,形成不同系列產品,細化市場。改進設計以提高輪胎翻新率和翻新次數,充分發揮子午胎綜合里程高的優越性,從而提高其經濟性,也是體現循環經濟的戰略性要求。同時生產成本和輪胎重量要進一步降低。另一方面,要形成公制無內胎輪胎系列完整的、先進的配套技術,進一步發展品牌戰略,逐步提高全鋼載重胎技術附加值進入國際市場,并積極與汽車部門溝通,加速國內無內胎輪胎的發展,在國內外市場迅速提升我國全鋼載重胎的知名度。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