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橡膠與塑料新聞》周刊評選的2009年度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近日公布,日本普利司通公司重新奪回世界輪胎第一桂冠。從上榜公司的業績可以看出,世界輪胎工業高位回落,經濟效益普遍下降。與此同時,中國輪胎企業進入世界75強數目增多,達到24家,構成一道亮麗的中國風景線。
桂冠爭奪激烈
自1995年以來,位居全球輪胎第一名和第二名的總是法國米其林集團和日本普利司通公司。普利司通自2005年取代米其林坐上頭一把交椅后,米其林不甘落后,2008年奪回桂冠。但是今年的桂冠又被普利司通搶回。擁有芬蘭諾基亞輪胎公司16%的股份及土耳其普利司通-薩巴奇輪胎43%的股份,為普利司通重返世界輪胎之首作出一定貢獻。
接下來的第三至第十位與2008年一樣,依次為美國固特異、德國大陸、意大利倍耐力、日本住友、日本橫濱橡膠、韓國輪胎、美國固鉑輪胎、韓國錦湖。第11到第20位變化較大,銷售收入增長21.2%的中國臺灣的正新橡膠與日本東洋橡膠交換位置,列第11位;杭州中策公司銷售收入增長64%,由去年第15位上升到第13位。世界20億美元俱樂部有14家企業,杭州中策公司為中國大陸第一家加入的企業。10億美元俱樂部有22家企業,入圍的中國企業有三角集團、山東玲瓏、上海雙錢。
新進入75強排名的中國企業有山東瀘河、興源輪胎、山東盛泰、山東萬達、山東金宇、青島賽輪、徐州徐工及泰國的Inoue橡膠。今年75強新面孔數為歷年來之最,主要是中國提供了較為全面的輪胎企業數據。在75強中,中國大陸占19席,印度占9席,美國占6席,中國臺灣占5席,日本、俄羅斯各占4席,韓國3席,伊朗、印尼、泰國、意大利及土耳其各2席。占1席的國家則有:法國、德國、斯里蘭卡、瑞典、捷克、新加坡、芬蘭、白俄羅斯、巴基斯坦、厄瓜多爾、烏克蘭、越南、馬來西亞、以色列、阿根廷。
中國企業大放光彩
2008年,世界輪胎工業發展從高位回落,行業總體增長幅度為9%,規模達1400億美元。此增長幅度主要得益于匯率變化,剔除匯率因素,輪胎工業增長幅度遠低于9%,75強中有10家企業為負增長。世界輪胎前十強除住友橡膠工業外,增長幅度都在個位數,甚至有3家是負增長。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異3家公司的合計銷售額647.8億美元,約占全球總銷售額的46.3%強,比上年下降2.5個百分點。前10強輪胎銷售額為968.7億美元,為全球總銷售額的69. 2%,比上年下降3.3個百分點
2008年全行業共有12家企業銷售收入增長率在20%以上,而上年這一數字為25家。增長速度在50%以上的有4家,分別為俄羅斯的Nizhnekamskshina(245.2%)、青島雙星輪胎(66.2%)、杭州中策橡膠(64.2%)及銀石公司(55.6%)。
中國輪胎企業的表現最為搶眼。中國大陸上榜企業由上年12家上升到19家,加上中國臺灣企業,中國在75強中占24席,接近總數的三分之一,令人刮目相看。
經濟效益近年來最差
2008年是世界輪胎行業近年效益最差的一年,企業利潤率明顯下降。在20家申報財務數據的企業中,9家虧損。除諾基亞輪胎公司外,20家中有19家企業營業利潤較上年下降;按營業收益排名,諾基亞、正新橡膠及德國大陸最好,利潤率分別為22.9%,8.8%及7.5%;按人均銷售收入排名,東洋橡膠以人均468531美元位居第一,位列第二的是人均415163美元的諾基亞,第三名是人均398857美元的韓國耐克森輪胎公司。2008年20家企業人均銷售收入為236561美元,比2007年增加4.2%。
世界輪胎三巨頭的情況非常糟糕。普利司通2008年凈利潤比上年下降92%,預測2009年其銷售收入比2008年下降22%,利潤下降71%。米其林2008年利潤比上年下降53.8%。固特異2008年第四財季陷入虧損,季度營業收入從上年同期的52億美元降至41億美元,利潤由盈利5200萬美元變為虧損3.3億美元。中國輪胎企業盡管銷售收入仍保持兩位數增長,但利潤大幅度下降。據中國輪胎分會對42家會員單位統計,2008年虧損企業達13家,為近年之最。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