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中國出口美國輪胎特別保護案第二輪聽證會8月7日在華盛頓結束。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指責近年來中國輪胎對美出口激增,擾亂了美國國內產業市場,造成工人失業增加。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建議,對中國出口美國相關輪胎產品連續3年分別加征55%、45%和35%的特別關稅。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秘書長鄧雅俐日前表示,上述措施一旦實施,將造成中國10余億美元的輪胎出口額損失,影響中國國內約10萬工人的就業。據記者了解,美國是中國輪胎第一大出口國,今年上半年我國輪胎出口約占總產量的一半,這其中又有三成出口到美國,若對中國輸美輪胎加征55%的關稅,等同于“封殺”了國內輪胎企業在美的部分甚至全部市場份額。
2008年中國進口天然橡膠168萬噸,消費253萬噸,占世界天然橡膠貿易量的25%,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橡膠進口國和消費國。北京中期研究所副所長王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輪胎行業作為天然橡膠下游最大的消費端,如果此議案獲得通過,則在短期內對膠價產生嚴重利空影響,不論是進口膠價格還是國產膠價格都將大幅下跌,滬膠期價也將隨之下跌。
8月7日的聽證會上,除了來自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少數人作證支持對中國實施制裁外,大多數作證的美國業界代表認為對中國的制裁建議純屬得不償失(有關情況見今日第二版)。據記者了解,這已是中國出口美國輪胎特別保護案的第二輪聽證會,也是9月17日前最后一場公開聽證會,美國總統奧巴馬屆時將就此案做出最終裁決。
截至目前,滬膠自2008年12月階段性低點觸底反彈已超過100%,期價整體表現為“拉升—橫向整理—拉升”的震蕩上揚格局。一德期貨分析師郭鐵錚認為,除國家天然橡膠收儲政策以及寬松的貨幣政策所帶來的充裕流動性兩個因素提振價格外,國內輪胎企業對天然橡膠旺盛的消費需求至關重要。
如果此議案獲得通過,雖然短期會對膠價產生利空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對滬膠價格的影響將逐漸減弱。王駿認為,政府近期出臺的一系列刺激國內汽車銷售的政策,拉動了輪胎行業的內部需求。天然橡膠價格去年大幅下降,也使中國輪胎產業成本下降,利潤普遍出現增長,這都增強了中國輪胎產業的抗風險能力。如果中國輪胎產業能夠及時調整結構,增加產品附加值,中國天然橡膠的需求也將逐步恢復。
“在國內需求旺盛的帶動下,今年3月以來滬膠與日膠的比價迅速進入歷史高位區間,并維持了長時間的堅挺態勢。即使排除9月輸美輪胎特保案結果對國內天然橡膠需求的影響,僅內外盤比價修正的壓力,就有可能促成滬膠走出一波調整行情。”郭鐵錚說。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