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時,車子并不會立即停下來,而是需要一段時間與距離來停止的。剎車時,最先是駕駛人看到狀況并開始判斷,接著判斷完成(決定剎車),然后開始剎車,然后還要一段剎車機械煞住之制動時間,也就是說,剎車所需時間=反應時間+制動時間。車速愈快,剎車所需距離越長,此時與前車的安全距離務必拉長。
影響剎車距離因素:
1.雨天或路面潮濕:剎車停止距離會增為1.5倍以上。
2.輪胎磨損時:停止距離拉長程度視輪胎磨損程度而定。
3.運載重物:載物越重,停止距離會越長。(貨車特別需要注意)
4.下坡時:因有加速度,停止距離會拉長。
使剎車距離產生變化的原因:
1.行駛速度(依速度產生變化)
2.路面狀況(依輪胎性能產生變化)
3.機車剎車能力(依剎車裝置種類、車輛總重量產生變化)
4.駕駛者之技術及精神狀態
路面潮滑或輪胎已磨損等因素都會影響剎車距離
剎車力學變化
1.行駛速度增加至兩倍時,剎車距離增加至四倍。
2.易滑路面,及路面與輪胎的摩擦系數越小時,剎車距離越長。
緊急距離分析表(干燥柏油路面)
車輛時速 | 只使用后輪剎車 | 只使用前輪剎車 | 同時使用前后輪剎車 |
30km/h | 13.3m | 7.4m | 約4.5m |
50km/h | 36.5m | 19m | 約12.5m |
80km/h | 94m | 52.5m | 約32m |
由上表可知同時使用前后輪剎車的效果較好。此外若強踩前輪剎車雖也具又效果(前后比例8:2或7:3),但在濕滑路面恐怕會有失去平衡的危險,因此前后剎車的力量需依狀況適度的配合。
如遇有濃霧、濃煙或夜間行車等視線較差情況時,亦應酌量增加行車安全距離。此外,前車的車況及駕駛特性等,亦應作行車安全距離之考量因素,例如前車如為ABS車輛,因其剎車制動距離較短,故跟車之安全距離也應拉長。提醒您,車子撞擊時的沖擊力與其傷害力,是和「車速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騎乘時應保持合適的車速,不要超速。
安全駕駛的法則,除了熟悉車輛及駕駛技術之外,更重要的則是莫過于駕駛者身心狀態,切記!在最佳的狀態下騎乘車輛,才能安全又愉快!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