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杰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車杰)的費蔓青和她擔任總經理的丈夫逐漸有了壓力。2007年下半年起,車杰突然成了兩家國際頂級潤滑油供應商—埃克森美孚和殼牌的爭奪焦點。殼牌野心勃勃,他們盯上了這家和美孚冠名合作的汽車養護快修連鎖公司。
“殼牌來談很久了。”費蔓青回憶說,“和最早美孚通過經銷商做埃索大家庭是類似的觀念,殼牌說可以出一定的費用把我們店的裝修換掉,重新裝修門楣,掛殼牌喜力店牌,說是之后我們可以跟他去發展下面的門店,每家店規定一定的油量。”
自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來自殼牌的游說者頻頻拜訪這家位于上海浦東昌邑路的養護快修店。殼牌拉了個清單,向店主解釋殼牌想做什么樣的店、想用什么樣的方式投入、費蔓青他們將會得到怎樣的收益。
汽車快修養護店正在中國街頭快速崛起。與4S店相比,快修養護店保養速度快,價格遠比4S店便宜,保修期之后,車主通常會選擇快修養護店進行保養維修。加上投資少、資金周轉快、經營成本低,快修連鎖店發展迅速,逐漸成為一個比4S店更為龐大的網絡。
以保險杠噴漆這一項業務為例,在4S店需要450至600元不等,而在博世一家快修店做此業務只要200到300元。一家4S店的投資動輒數千萬,且一般只能維修某一固定品牌,而快修連鎖店投資一般在20萬至50萬元之間甚至更低。
這對潤滑油企業—尤其是像殼牌、埃克森美孚這樣在中國一線城市缺少銷售網點的潤滑油企業—來說意義非凡。殼牌潤滑油中國和香港地區董事總經理沈堅告訴《第一財經周刊》:“現在3S和4S店依然是車主的首選,但是在中國快速發展的汽車售后市場,快修養護網絡正在成為新興的主要渠道。”埃克森美孚潤滑油及特種油品亞太區市場部總監Habib Quazi也承認,在渠道上,埃克森美孚增加了“美孚1號車養護”這一新的店面形式。
5年前,為張江高科(10.21,-0.03,-0.29%,吧)技園區做快餐配送的費蔓青決定改行。“汽車售后市場服務的利潤比整車銷售的利潤要高得多,”她最初的打算是做米其林輪胎店,朋友的一份汽修業務調查讓她改變了主意,“輪胎使用公里折舊數太長,時間跨度太久,積累客戶的速度比較慢。不像做機油,周轉速度快,利潤也高。”
2004年,上海地區“埃索大家庭”項目負責人高偉獲得了費蔓青的信任,車杰汽修廠成立,同時加入埃克森美孚“埃索大家庭”項目,開始和經銷商上海天孚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合作。
2006年,“埃索大家庭”3年合作計劃到期,費蔓青同意和經銷商天孚簽一個新合同—埃克森美孚的“美孚1號車養護店”項目,美孚會投入十幾萬裝修店面。現在,車杰營業額增長了20%至30%,月銷售額50多萬—這個數字是2004年的4倍。
4年半的時間,車杰成為一家擁有接近60家店面的連鎖汽車技術服務中心,其中有5家直營店,70%以上和埃克森美孚合作。車杰也因此成為埃克森美孚在上海地區的一枚重要棋子。
無論是埃克森美孚還是費蔓青都有需要對方的地方。費蔓青清楚,自己的最大利潤來源是汽車養護維修過程中的工時費和修理費,潤滑油只是她各項養護服務套餐中的一個部分,但她只要能發展更多裝修精美的加盟店,經營收入就會更高;對美孚而言,和費蔓青達成協議就意味著能夠控制車杰旗下70%的潤滑油供應網絡,車杰發展越多的加盟店,美孚就有越多的銷售網?點。
面對車杰旗下近60家汽車美容養護中心的銷售網絡,潤滑油廠商很難不動心。最躍躍欲試的當屬殼牌。
殼牌和埃克森美孚一直在全球潤滑油市場爭奪第一的位置。在全球咨詢和研究公司克萊恩公司(Kline & Company)2005年公布的年度全球最大潤滑油供應商排名中,埃克森美孚占全球潤滑油市場12%的份額,曾超過殼牌成為全球第一。但是今年7月,克萊恩發布的最新研究數據顯示,2007年殼牌穩坐全球市場第一把交椅,其成品潤滑油占市場份額的13%,埃克森美孚則為11%。另外,中國和印度共占全球潤滑油市場17%的份額。中國是第二大潤滑油消費市場,印度則位居第五,兩國市場每年的增長速度不下于6%,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縱觀全球,該市場已日趨成熟,但真正的機遇仍位于地區和國家層面上。亞洲市場將成為未來發展的巨大動力,其中中國和印度尤為明顯。”克萊恩公司研究業務副總裁Geeta Agashe說。
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令殼牌和埃克森美孚都在這個市場傾注心力。早在2002年,殼牌就已經開始與渠道客戶合作,建立提供汽車便捷維修和保養的“殼牌喜力形象店”。2007年,殼牌在形象店基礎上推出養護中心“精英店”計劃。當時殼牌打算,到2007年年底,在大中型城市建成80家養護中心。形象店和精英店都是殼牌在養護中心渠道上的拓展方式,只是精英店更加具有范本作用,挑選標準更為嚴格。
殼牌提供的數據稱,2008年,殼牌潤滑油已經發展各類養護中心超過1000家,這家公司計劃未來兩年保持每年300家的增長速度。
美孚行動雖然稍晚,但速度也不慢。2004年,埃克森美孚建立“埃索大家庭”汽車專用換油保養特許連鎖體系—那也是費蔓青和這家公司接觸的起點;2006年起,這些埃索店向“美孚1號車養護店”過渡。2007年年底,“美孚1號車養護店”達到500家;2008年10月已經有800家。
競爭不僅僅存在于殼牌和埃克森美孚兩家之間。“昆侖潤滑油的銷售也來找過我們。”費蔓青告訴《第一財經周刊》。不過,因品牌、消費群體、產品定價高度重合,殼牌和美孚的競爭更加激烈。在費蔓青記憶中,車杰昌邑路店鋪的主要客戶是公務車。其中曾有一家“新月房地產”公司是因為總經理路過車杰門店,看到“美孚”標志而建議下屬與之簽定汽車養護合約。“在上海,顧客會更接受殼牌喜力、美孚這些大品牌。”費蔓青說。
但是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車美容服務顧問稱,美孚給經銷商的返點約為5%;殼牌給的返點是4%—對銷售商來說,這兩家公司給出的返點區別并不算大,這些經銷商再把油品賣給養護服務終端。對埃克森美孚和殼牌而言,他們并不能直接控制像車杰這樣的養護店。
巨頭們必須采取另外的措施增加影響力。為了讓養護店只賣自己的潤滑油,他們不得不對各自的養護快修店提供更多的附加值服務。
殼牌通常會針對快修養護網絡投入一部分資金,定期提供與生意發展有關的物資以及活動支持—當然,殼牌是其形象店和喜力店的唯一潤滑油供應商。除了向渠道客戶提供潤滑油產品外,殼牌還向渠道客戶提供店面外觀設計,邀請講師定期到店里對員工進行潤滑油知識、服務流程、銷售技巧等方面的培訓。針對精英店,殼牌甚至跟店家共同制定年度營銷計劃。
“美孚下面有專業的廣告公司,根據實際地形統一規劃、投資。” 費蔓青說。每一間“美孚1號車養護”成員店,埃克森美孚都會提供一系列門楣包裝、硬件規范、結算軟件、服務管理。和殼牌一樣,美孚經銷商不僅要求“美孚1號車養護”成員店內在潤滑油方面只銷售美孚品牌,對各類養護店銷量也有量化規定。“一年機油銷量要1萬多升。4升一桶,這就是2000多桶油。”費蔓青計算著車杰的油品業務量。
競爭不僅僅體現在車杰這樣使用某家品牌名號冠名的快修連鎖店。像愛義行這樣的擁有第三方獨立品牌的新興大型汽車快修養護店,也是殼牌和埃克森美孚爭奪的焦點。愛義行不會在店鋪上使用美孚或者殼牌喜力等品牌名稱,賣什么油也是自己說了算。
愛義行在北京擁有14家直營連鎖店,50家外埠加盟店,目標顧客同樣是中高端車主。店內的潤滑油等汽車用品由愛義行總部統一供貨。對殼牌和美孚來說,愛義行成為它們的客戶,就相當于64家汽車快修保養店成為它們的銷售終端。
2006年起,殼牌成立大客戶直銷團隊,針對快修保養店這類大客戶進行營銷—盡管愛義行已經成為殼牌的大客戶,但是讓這種第三方零售商賣自己的油并不是簡單的事情。在位于北京朝陽區高碑店興龍莊甲3號的愛義行四惠店,一位工作人員說:“我們店里不僅賣殼牌潤滑油,同時也賣美孚潤滑油。”
對于殼牌和埃克森美孚來說,靠大客戶提供銷售,或是通過媒體廣告讓消費者購買自己的產品已經不是最有效的辦法,直接在終端促銷反而最為務實。古老的買一送一策略同樣適用于愛義行殼牌油品推銷,贈品可以是一條特別厚實的大毛巾,或者一副結實耐用精工細作的手套、一件印有殼牌標識的工裝。為提高店內銷售的積極性,針對機修工也有類似的措施。
據說很快美孚也會采取類似方法,因此這樣的場面將會不難見到:機修工今天穿著帶有殼牌標識的工作服,明天可能就會換上另一套印有美孚標識的工裝。不過,也會有像車杰公司這樣的店面,覺得美孚的灰色服裝不耐臟,干脆自己定做藍色工作服。
又一年過去了。費蔓青他們終究還是沒有選擇換牌。他們對2005年13家米其林經銷商集體翻牌投奔固特異旗下一事印象深刻。費蔓青的丈夫覺得,從長遠看,改旗易幟不確定因素太多。而且,目前殼牌的條件還沒有達到讓他們動心的地步。
就車杰而言,美孚暫且保住了這枚棋子,但有時勝負并不容易衡量。北京時間11月3日凌晨,邁凱輪車手漢密爾頓在F1巴西站比賽結束后加冕賽季總冠軍,這令車隊潤滑油贊助商埃克森美孚揚眉吐氣。不過,殼牌贊助的法拉利車隊還是成為了年度車隊冠軍。爭奪還在繼續。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 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 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