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種植行業(yè)及商品部長表示,馬來西亞2008年天膠產量將降至118萬噸左右,而受中國低庫存影響,二三季度需求料將增加。
綜合外電8月18日消息,馬來西亞種植行業(yè)及商品部長Peter Chin近期表示,馬來西亞2008年天然橡膠產量料將至少下降1%-2%,至118萬噸左右,因天氣狀況不利且勞動力短缺。
但Peter Chin稱,產量下降可能在割膠季節(jié)后半段時間里得到溫和的彌補。Chin稱上半年大雨阻礙割膠,大多數(shù)橡膠種植區(qū)降雨天數(shù)一直遠遠多于2007年。在2008年前5個月,馬來西亞半島Perak邦降雨天數(shù)預估為56天,高于2007年同期的45天。
在Kedah邦,1-5月降雨天數(shù)預估為20天,較2007年同期增加33%。Chin表示,過去幾周天氣狀況已經改善,這將使割膠略微加速,但整體年度產量預期仍將少于2007年的120萬噸。
2008年初,馬來西亞計劃使2008年橡膠產量達到126萬噸,但2008年前五個月橡膠產量較2007年同期減少3.3%。2008年上半年產量的部分跌幅可能在下半年得到彌補,但總產量可能達到不到2007年的水準。
Chin認為,除割膠天數(shù)減少外,到種植園工作的勞動力缺乏亦影響馬來西亞提高橡膠產量的能力。即使有工人可以被安排工作,但雇主認為他們要求的工資過高,因此很難雇用到足夠的割膠工。
馬來西亞2004年天然橡膠產量增加至100萬噸之上,但之后就沒有出現(xiàn)大的增長。
Chin稱表示,馬來西亞2008年橡膠出口量料將增加至110萬噸,因來自中國等國的采購強勁,2007年橡膠出口量為102萬噸。中國目前的橡膠庫存據(jù)報道稱是自2006年1月以來最低水準,預期將在第二及第三季度補充庫存。
Chin稱,2008年前五個月馬來西亞天然橡膠出口量增加7%,包括向德國、美國及巴西銷售的大量橡膠,給人留下印象深刻。但中國5月橡膠采購量較4月下降約20.2%,因處于假期季節(jié)且中國稍早從其他國家采購了天然橡膠。
中國每年進口的天然橡膠近四分之一是來自馬來西亞,但2008年1-5月期間從馬來西亞進口的天然橡膠僅占總進口量的20%。但出口至中國的天然橡膠數(shù)量料將在下半年增加,因目前中國可能已經重新進入市場尋求新的船貨。
馬來西亞生產的橡膠大多是干橡膠,并用于出口,而馬來西亞是乳膠凈進口國。同時,Chin表示,馬來西亞2008年國內天然橡膠消費量將連續(xù)第二年出現(xiàn)兩位數(shù)的增長。2008年消費增幅預估為11%。
Chin稱,以乳膠為基礎的行業(yè)及輪胎行業(yè)需求強勁。2008年總消費量可能達到500,000噸。
2007年馬來西亞天然橡膠消費量增加17.5%,至450,000噸左右。Chin稱乳膠需求強勁,且橡膠加工業(yè)產能過剩,推動2008年1-5月期間橡膠進口量增加逾15%。
馬來西亞2007年進口了605,120噸天然橡膠,為至少10年來最高水準,其中乳膠進口量占總進口量的55%多。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輪胎商務網微信公眾號(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輪胎商務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輪胎商務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lián)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